中国文明网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武威市博物馆大藏经(藏文版)保护修复项目获评“2021年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来源: 中国甘肃网      日期: 2021-10-21      作者:       点击数:

10月20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南京百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协办的“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推介活动”终评会在京召开,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藏大藏经(藏文版)保护修复项目获评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推介活动由文物修复、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博物馆等相关领域的15名专家组成终评委员会,经过材料审阅、项目汇报、专家询问、综合评议,实名投票遴选出“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据武威市博物馆馆长魏学礼介绍,该馆藏有约100,000多页由元、明时期当地高僧抄写的藏文大藏经,内容多为《甘珠儿》,少量《丹珠尔》。大多收录在西藏纳唐版《旁唐目录》,是最古老的版本,其抄写年代久远,内容丰富、用料考究,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及文献、版本研究价值。

 

 

1975年,武威市发生特大水灾,洪水导致经叶受到浸泡,部分经叶遭到虫蛀、霉变、粘连、残缺、断裂等病害侵蚀,损害严重,受破损装具挤压影响部分经册形成书砖,其中60,000余张经叶亟需抢救性保护修复。2011年12月,在甘肃省文物局、武威市文物局的支持和帮助下,武威市博物馆委托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和北京停云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对一件(12张)粘连严重的大藏经进行试修复。2013年4月,李化元、马清林、龚德才等专家学者对试修复作品进行评估验收,形成专家意见,为编制大藏经(藏文版)保护修复方案与全面开展保护修复,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全面调查与试修复基础上,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编制了《武威市博物馆馆藏大藏经(藏文版)保护修复方案》,方案编制于2012年2月完成。同年5月,该方案经国家文物局评审批准立项为全国文物保护重点项目。2013年9月,经公开招标采购,北京停云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中标实施该项目。2014年1月,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该批大藏经受损情况严重,修复难度大,技术难点多。项目实施单位先后联合了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丝绸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文博单位,开展了大量的检测分析研究和保护修复技术探索。利用现代科学仪器对受损经叶进行了纸张纤维组成、填料成分、纸色染料、书写材料、成纸年代、粘连原因、表面微生物种类、酸碱度、厚度等方面的检测分析工作,为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项目实施单位聘请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张平研究馆员为项目负责人,胡玉清老师为现场技术指导,在国家文物局批复的该项目《保护修复方案》框架内,制定工作计划,平稳有序地开展大藏经保护修复工作。

2016年1月,由铁付德、潘路、史宁昌、马清林、李晓岑等专家组成的中期验收团队,对该项目进行了阶段性验收,并做现场指导。中期评估意见的形成,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及保护修复工作的高质量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年10月12日,项目结项验收会在北京召开。甘肃省文物局组织了王丹华、周宝中、李化元、杜伟生、潘路、马清林等专家对保护修复的效果进行考察和验收。经过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难度大、技术难点多,项目实施单位与相关文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开展的检测分析研究、保护技术方法探索,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合理,修复材料安全可靠,修复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修复后的大藏经纸张平整、颜色协调,终止了病害的侵蚀,恢复了其完整性,使原本粘连无法展开的经叶,有了重新展示、研究的机会。该项目的圆满成功,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汉藏文化交流,元明中央政权对蒙藏地区施政研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项目实施过程中保护修复原则的把控、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应用等都具有推广和借鉴作用。

(供图:武威市博物馆)


文明武威
公众号
文明武威
抖音号
文明武威
头条号
文明武威
微博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主办:武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序号:陇ICP备18000922号-1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