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建设  
武威:一马跃古今 一窟传千年
来源: 新华网客户端      日期: 2021-06-07      作者:       点击数: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自古就是连接西域、欧亚的交通要冲。亘古绵长的丝绸之路横贯东西,途经武威,造就了“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河西门户。

祁连山消融的雪水浸润此地,从雪山到冰川、森林到草原、沙漠到绿洲,这片土地,上演着诸多自然奇观。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中国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稀世珍宝“西夏碑”、“陇右学宫之冠”文庙,诉说着古今千年的灿烂文明。

/朱艺琳

东汉时期的青铜器铜奔马,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铜奔马造型矫健精美,工艺十分考究,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1983年,国家旅游局将其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赵鹏

1969年9月,雷台汉墓出土99件铸造精致的铜车马仪仗俑,全套车、马、俑排列组合的武装出行队列,为考古发掘中所罕见。

 

/王生元

武威市区向南约五十公里,有一座大山,其山峰巍峨,陡峭峻拔,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天梯山石窟,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被称为“中国石窟鼻祖”。

/杜哲宇

天梯山石窟现仅存三层,大小洞窟十七处。窟内有释迦牟尼大像一尊,高二十八米,宽十米,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指向前方,巍然端坐。两旁还有造型生动、神态威严的佛教六尊者像。窟内南北两壁绘有大幅壁画。

/聂建江

武威西夏博物馆藏有大量西夏文文献,其中出土于武威的西夏碑上书汉字和西夏文两种文字。西夏王朝(公元1038年—1227年)创建了自己的文字,在一个世纪前这种文字几乎无人知晓,文物考古逐步揭开西夏文的神秘面纱。


文明武威
公众号
文明武威
抖音号
文明武威
头条号
文明武威
微博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主办:武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序号:陇ICP备18000922号-1站长统计